经典电影《刘三姐》中“刘三姐”的扮演者黄婉秋“到天外传歌去了”……她的经典银幕形象,定格在了秀美的漓江风景里,定格在了广大影迷的心目中。3月6日,广西日报花山版刊发文章《永恒的“刘三姐”》《斯人虽已逝 歌声永传承——广西文艺界人士缅怀黄婉秋》、诗歌《地上的故事 天上的歌》《致黄婉秋》,追怀黄婉秋。她与八桂山水同在,她与“刘三姐”永存。一生都是“刘三姐”,永葆的是一份初心,坚守的是一份情怀。




广西日报-广西云客户端记者 林雪娜


江岸青山苍苍,漓江清水悠长。经典电影《刘三姐》中“刘三姐”的扮演者黄婉秋“到天外传歌去了”……她的经典银幕形象,定格在了秀美的漓江风景里,定格在了广大影迷的心目中。她与八桂山水同在,她与“刘三姐”永存。


“《刘三姐》成就了我,我一生的荣辱兴衰、悲欢离合,都和《刘三姐》紧密相连。我很幸运能与‘刘三姐’结缘,这辈子将把传承‘刘三姐’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2021年,收到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的黄婉秋激动不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她逐字逐句地对回信内容看了很多遍,内心万分激动:“总书记说,电影《刘三姐》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在于它根植于广西的山山水水,契合了人们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这是说到精髓了!”在她看来,只有把热爱根植在这片山山水水,根植在民族文化的自信里,才能有经典永流传。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依然惦念着“刘三姐”,嘱托丈夫、女儿及外孙女继续传承好“刘三姐”文化,继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美丽的家乡。


在广大影迷心目中,她是一个经典的“刘三姐”形象,不少网友表示“一提‘刘三姐’就想到她”“那是我们美好的童年记忆”……她为“刘三姐”文化品牌增添了亮色,成了其中一个经典符号。


漓江之水悠悠,恍若岁月穿过江流。


20世纪60年代,从民间传说走来的“刘三姐”绽放舞台艺术,盛况空前后进入闪亮银幕。1961年,一部融合了广西自然风光、民间传说、山歌文化的电影《刘三姐》问世,风靡大江南北,传扬至海外,观众由此记住了“刘三姐”的扮演者黄婉秋。


影片中,旋律优美的山歌、隽秀如画的桂林山水、美丽智慧的“刘三姐”,承载了几代人的美好记忆。


点击查看全文

↓↓↓

《广西日报丨永恒的“刘三姐”》



广西日报-广西云客户端记者 孙鹏远


著名表演艺术家黄婉秋去世的消息传来,广西文化界人士感慨万千,纷纷表达了对这位德艺双馨老艺术家的哀思和悼念。他们深情回顾了黄婉秋的生前点滴,抒发深情怀念,表示在缅怀黄婉秋的艺术成就和人品艺德的同时,更要传承她不懈追求艺术的精神境界,为推动广西文艺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努力。



听到黄婉秋去世的消息,广西戏剧家协会主席龙倩心情非常难过:“黄婉秋老师塑造的‘刘三姐’形象深入人心,已经成为广西的一张文化名片。她去世前仍担任广西剧协的名誉主席,同样作为戏剧工作者,她可以说也是我的老师。黄婉秋老师的离去,让广西戏剧界感到非常悲痛。”


龙倩告诉记者,黄婉秋老师对艺术非常执着,终其一生坚守“刘三姐”这个代表广西的艺术形象,从未停止过继承、弘扬“刘三姐”文化的脚步。在几次合作中,黄婉秋对艺术的忘我奉献精神,给龙倩留下了深刻印象。



黄婉秋成功饰演了电影《刘三姐》,使这一人物形象深入人心,影响深远,对广西“刘三姐”文化的塑造与传播起到了强大的助推作用。在黄婉秋之后,还有许多优秀演员在舞台上扮演过“刘三姐”,她们或多或少都受到过黄婉秋的影响。得悉黄婉秋逝世的消息,这些“刘三姐”扮演者们纷纷表达了痛失师长的悲伤之情。


上世纪80年代,侯玉华曾与黄婉秋一起演出过剧目《刘三姐》,对她的敬业与谦逊留下深刻印象。在侯玉华的记忆中,黄婉秋平时很低调,对工作很认真,对身边的同事、朋友都很热心,“那时候她的名气已经很高了,可她仍全身心专注于舞台表演”。



对于黄婉秋的逝世,区内多位研究“刘三姐”文化的专家学者表达了惋惜之情,对黄婉秋在传播广西文化方面的成就给予很高评价。


文化学者、广西民族大学教授杨学明表示,如今人们谈到广西必谈“刘三姐”,“刘三姐”这一文化形象成为广西文化名片,电影《刘三姐》和黄婉秋塑造的经典形象功不可没。在某种程度上,人们把黄婉秋与“刘三姐”合二为一,这一现象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文化标志的强大力量。黄婉秋的离去,可能使“刘三姐”文化失去了一个重要的载体,但是另一个方面,也可以激发更多的人去重新发现、诠释和塑造“刘三姐”文化。“我相信,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刘三姐’文化一定会源远流长地传承下去,不断涌现更多更好的作品。”


点击查看全文

↓↓↓

《斯人虽已逝 歌声永传承——

广西文艺界人士缅怀黄婉秋》


宾阳


“我将到天外传歌去了”

留下传说

带上依恋


鱼在水里游

鸟在空中飞

你在人间传歌

如今,又传到了天上


春暖正花开

三月三啊,就要到来

想那天上已经搭起了歌台

也有“阿牛哥”和“莫老爷”

也有甲天下的山水

也有书写99封情书的“迷弟”

随处可见成千上万的观众

来自五湖四海

不同肤色,民族,性别和年龄

说着不同的语言


歌甜,人美,情浓

那些天兵天将早已翘首以盼

轻风舞起彩云奔走相告

星星洗白了身子,擦亮了眼睛

丝竹鼓角开始奏响

一种明净从耳朵来到了心田

那是——

不怕滩险弯又多的春江水

好比春江水的敬亲人的山歌

刀切丝不断的莲藕

相互缠绕的藤和树


如今,人间有了很多“刘三姐”

在壮乡的三月三

人如潮,歌如海

处处在传颂——

地上的故事

天上的歌


田湘


她是我认识的最早诗人

她带给我最早的诗歌

她用歌声启蒙我,让我知道

泥土里有真理的光芒

她告诉我:最高的爱是

超越物质而存在,且是朴实的

必须有泥土的味道

她是我心中永远的刘三姐


3月6日广西日报版面截图


更多内容,点击图片

进入广西云客户端专题

《专题|山歌回响 经典咏传

——纪念永恒的“刘三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