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楚
全国人大代表
桂林市委副书记、市长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第一站就来到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高度评价湘江战役,强调要用好用活红色资源。桂林市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完成了湘江战役红军烈士遗骸收殓保护,建成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纪念馆、新圩阻击战史实陈列馆等一系列重点项目,彰显了“一草一木一英魂、一山一石一丰碑”的文化内涵。下一步,桂林将加强协调配合,强化要素保障,高质量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段建设,促进旅游产业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发展,全力将广西段建成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样板典范。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给桂林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作为每年接待上亿人次游客的国际旅游城市,桂林将继续坚持把长征文化、红色文化融入旅游产业中,加快湘江战役红色文化旅游景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不断开发一批高端化红色旅游产品,打造国内一流的红色旅游品牌,让更多游客体验、了解、传承长征文化、红色文化。依托红色资源造福一方百姓,深度融合生态游、民俗游、乡村游等形成旅游新业态,更好地带动当地群众就业创业,增加收入,成为守护红色资源的受益者。创新理念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勇于胜利、勇于突破、勇于牺牲”的斗争精神,凝聚各方力量,全力以赴完成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历史使命。
广西日报-广西云客户端记者 李家健
云游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
视频来源:全州县级融媒体中心
英雄血染湘江渡,江底尽埋英烈骨。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生死存亡的关键一战,也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这部英雄史诗中的重要篇章。初春时节,记者探访位于全州、兴安、灌阳等地的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现场,感受这一山一水间道不尽的红色故事。
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供图)
点击查看全文
↓↓↓
钟敏
全国人大代表
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讲解员
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长征精神,是每一位于都儿女义不容辞的职责。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是于都县发展红色旅游的有力抓手,建成后可以有效解决当地接待能力的瓶颈,整体提升旅游服务品质,让更多游客都能在这里沉浸式感受长征文化的精髓。
近年来,于都立足长征集结出发地的品牌特色和优势,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积极性,探索出深挖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的新路径。于都现已开发了8条红色研学路线、8个研学旅行基地,打造了30个现场教学点,成为全国红色旅游、红色研学的重要目的地。当地还组建了长征源演艺团、宣讲团、合唱团和小红星讲解团等多个志愿团队,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红色故事讲出来、唱出来、演出来。
推进项目建设是“塑形”,弘扬红色文化是“铸魂”,两者同样重要。通过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做大做强红色研学文旅产业,深入开展以长征为主题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可以擦亮长征文化这张“金色名片”,用红色力量激励青年一代接续奋斗,推动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有力助推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朱华
云游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
视频来源:江西日报
“红旗飘,军号响;子弟兵,别故乡……”2月24日,在江西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由当地志愿者参演的红色情景剧《告别》在这里上演,生动再现了当年中央红军主力在于都集结出发时的感人场景。
89年过去了,于都河依旧在静静流淌着。而在县城标志性的东门渡口,两岸的风景早已大不相同:长征出发地纪念园里游客如云,刚刚落成的长征大剧院、长征学院气势恢宏,在建的胜利大桥飞架南北……
游客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前悼念先烈。吕诗俊 摄
点击查看全文
↓↓↓
鞠华国
全国人大代表
困牛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1934年10月,红六军团第52团为掩护主力转移,把国民党军队引向贵州石阡县龙塘镇困牛山,面对汹涌而来的强敌和被胁持在前面挡枪弹的百姓,红军战士宁死不伤群众、宁死不做俘虏,毅然集体跳崖,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赞歌。89年过去,困牛山山河无恙、浩气长存。困牛山红军壮士听党指挥的忠诚品质,革命到底的坚定信念,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不负人民的爱民情怀,是伟大建党精神、伟大的红军精神和长征精神的重要体现。
红色基因是凝聚乡村奋进的力量,是激活乡村振兴的“红色密码”。对困牛山村来说,依托红色文化,带动全村群众致富增收,就是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最好体现。当下,我们将困牛山红军壮士的英雄故事与发展红色旅游相结合,着力打造集党性教育、红色文化传承、农旅融合发展的一体化红色美丽村庄,通过全力推进红色美丽村庄试点项目和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项目建设,努力实现红色美丽村庄“既富又美”。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赵相康 蒋洪飞
云游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遵义会议纪念馆
视频来源:贵州日报
初春时节,油菜花开。2月28日,位于贵州遵义市红花岗区子尹路96号的遵义会议纪念馆,迎来数以千计的游客有序参观。自开展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以来,这座见证1935年遵义会议发生的二层小楼焕发新生,以更好的参观体验向游客讲述长征途中的伟大转折。
游客参观遵义会议纪念馆后留影。赵相康 摄
点击查看全文
↓↓↓
江吉村
全国人大代表
四川甘孜州藏医院院长
四川甘孜州是一片浸润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土地,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是赓续红色血脉、传承革命精神的生动体现,也是弘扬长征文化,传承、发扬新时代长征精神的载体。同时,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对甘孜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长征精神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族医药发展,藏医院的硬件设施越来越好,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升,老百姓对藏医药的认可和信任度也随之提升。但仍然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必须发扬不惧任何艰难险阻的长征精神,斩关夺隘,攻坚克难,推进甘孜州藏医药高质量发展。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宁蕖
云游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
视频来源:四川日报
大渡河畔,泸定桥头,往来游客正有序排队参观。自开展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以来,这座横跨三百年历史、在红军长征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大桥,正迎来新变化。
大渡桥横铁索寒。滔滔大渡河上,13根铁链,托起通往胜利之路,80多年来,无声地讲述着那个勇渡天险的故事。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泸定段重点改造项目——勇士路。洛绒尼玛 摄
点击查看全文
↓↓↓
李东梅
全国人大代表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记者
宁夏有一座非常有名的山,那是红军长征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1935年,毛泽东主席在这里写下了那首著名的《清平乐·六盘山》。我多次走过六盘山脚下2.5公里的“红军小道”,是一条微缩版的“长征路”,娄山关、腊子口、夹金山……每一处长征路途中的险要难行,都深深铭刻着革命先辈的奋进和不屈。
长征不仅仅是一条用脚步和热血行走出来的具象道路,更是一种凝固的精神,深深扎根于中华儿女的心灵深处,成为屹立不倒的一座丰碑。
红军长征路上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从“半条被子”到“红军粉”,从“回汉兄弟亲如一家”到“单家集夜话”,长征犹如一部红色“播种机”,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要挖掘好长征故事,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奋斗精神,建设好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作为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建议加大数字再现工程,搭建官方网站和数字云平台,推动长征资源数字化管理,打造“可移动、可阅读的长征”文化项目,让长征文化“活起来”“动起来”。要加强“长征人家”传统村落文化遗存挖掘,讲好新时代的长征故事。
宁夏日报记者 王玉平 剡文鑫
云游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西吉县将台堡红军长征会师纪念园
视频来源: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葫芦河畔,群山环抱,黄土筑造而成的城墙耸立,见证长征胜利结束,无声地讲述那个令人热血沸腾的会师情景。
“每年都要到纪念园参观,每一次参观都是精神上的一次洗礼。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英雄气概,令人心潮澎湃。”3月1日,游客马桂梅在探亲返程之际,同家人一起来到将台堡红军长征会师纪念园接受革命洗礼。
西吉县将台堡纪念碑。王玉平 剡文鑫 摄
点击查看全文
↓↓↓
严汉平
全国人大代表
延安市委副书记、市长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新中国的摇篮,也是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和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要节点城市。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的重大工程。
近年来,按照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总体安排,延安规划了延川长征会师纪念地、子长瓦窑堡会议革命旧址等11个集中展示园和“雪地讲话”旧址所在地甘泉县象鼻子湾村等20个红军村集中展示点,着力打造长征之路、英雄史诗等文化品牌。
目前,吴起红军长征胜利纪念地等6个项目纳入国家文化保护,志丹县保安革命旧址保护提升全面完成,甘泉县长征历史步道、宝塔区桥儿沟旧址保护提升项目将于年内建成。
延安将按照“保护长征文物、讲好长征故事、传承长征精神、利用长征资源、带动沿线发展”总体思路,进一步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精心谋划实施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项目,深化与长征沿线城市区域合作及文化交流,力争将延安打造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长征精神的示范区。深入挖掘长征精神的丰富内涵和独特价值,擦亮红色教育培训品牌,讲好党的故事、长征的故事、延安的故事,从中汲取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继续书写红色圣地的时代荣光。
陕西日报记者 陈玮 赵晨
云游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吴起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园
视频来源:陕西日报
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历尽千难万险抵达陕西吴起镇,结束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一抹“红色”,让吴起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彪炳史册,吴起胜利山也因“切尾巴”战役而闻名全国。
2月22日,记者来到胜利山脚下见到,南来北往的游客络绎不绝,或在纪念碑前合影留念,或注视着浮雕凝神深思,追忆红军长征的往昔峥嵘。依山而建的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园,已成为吴起的地标,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到这里瞻仰学习。
吴起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园。赵晨 摄
点击查看全文
↓↓↓
3月6日广西日报版面截图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图片
进入广西云客户端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