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观看视频《广西牢记领袖嘱托奋进新时代,非凡十年取得辉煌成就》
西江干流,来往粤港澳大湾区的货船百舸争流;
北部湾畔,港口忙碌,不时有远洋巨轮靠泊、启航;
中越边境,装载外贸货物的跨境货车来回穿梭……
对八桂大地这片热土,习近平总书记一直深情牵挂、寄予厚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广西视察、发表重要讲话,多次对广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让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倍感温暖、备受鼓舞。
自治区党委、政府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五个更大”重要要求、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统领,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牢牢把握为什么建设、建设什么样、怎样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等重大问题,把“五个更大”重要要求和“三大定位”“五个扎实”“四个新”等系列重要指示要求融会贯通、一体贯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广西实践,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闯出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坚持守正创新,勇于求变、敢于求新、善于求质,坚持政策为大、项目为王、环境为本、创新为要,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坚持问题导向,树牢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发扬斗争精神,解决好事关广西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坚持胸怀天下,以全局谋划广西一域、以广西一域服务发展全局,向海而兴、向海图强,不断释放“海”的潜力、激发“江”的活力、做足“边”的文章。
新时代十年,壮美广西建设的主旋律奏得更响,高质量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风正盛。
10月17日,习近平同志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2022年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称赞广西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八桂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指出广西的成绩体现了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祖国南疆的成功实践,是我国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生动缩影。
平陆运河马道枢纽一期工程施工现场,挖掘机轰鸣,运土车辆来往穿梭。
去年8月28日,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平陆运河开工建设。作为打通广西开放发展“任督二脉”的关键一环,广西实现江海联动、山海相约的百年梦想在这里呼之欲出,向海而兴、向海图强的目标离我们越来越近。
奋斗的画卷,在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倾情指导中铺展;时代的华章,在新思想的科学指引、生动实践中书写。
广西高质量发展昂扬起势,来自于举全区之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坚持以深度极度贫困地区为重点,深入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定点帮扶,63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379个贫困村、54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在国家组织开展的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中实现“五连好”。
2021年4月,毛南族群众在花竹帽广场开展“唱山歌 感党恩”主题活动,表达对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感激之情。欧庆 摄
广西高质量发展昂扬起势,来自于扎实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区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1.3万亿元,到2022年突破2.5万亿元,翻了一番多;形成10个千亿元级工业产业集群、6个千亿元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和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300家,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达53.51%;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基本实现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片片通民航。
2022年12月20日,平果至南宁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该项目主线全长82公里,总投资120.92亿元。通车后,平果市到南宁市的高速公路行车时间由1个小时30分钟缩短至1个小时。卢伊琳 摄
在平南县武林镇新贤村,靓丽的民居与郁郁葱葱的田野互相映衬,一列动车从村旁疾驰而过,构成一幅美丽乡村画卷。陈汝军 摄
广西高质量发展昂扬起势,来自于扩大开放合作,发展动力活力持续迸发——
大力发展向海经济,深入参与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建设,建设高质量实施RCEP示范区,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2022年海铁联运班列增长到8820列,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量达702万标箱,海铁联运班列辐射17个省份60个市113个站,物流通达全球113个国家和地区的338个港口;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等重大开放平台能级提升,从服务中国—东盟“10+1”向服务RCEP国家和“一带一路”拓展。
集装箱巨轮停靠钦州港自动化码头。广西日报-广西云客户端记者 周军 摄
广西高质量发展昂扬起势,来自于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在全国率先推行省级政务服务容缺受理制度,涉企经营事项实现“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300多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99%,75.1%的事项“一次不用跑”。2022年发放“桂惠贷”3349.2亿元,90%以上投向中小微企业,为实体经济注入更多金融“活水”。
广西高质量发展昂扬起势,来自于大力弘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坚持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启动实施乡村振兴三年攻坚行动,完成农业农村投资4000亿元,成功打造粮食、蔗糖、水果、蔬菜、渔业、优质家禽等6大千亿元现代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形成了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桂字号”农业品牌。
……
新时代十年,人们清晰而强烈地感受到,广西各项事业最鲜明的主题主线,就是把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关怀激励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紧跟伟大复兴领航人踔厉笃行,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情怀,带领全党全国各级领导干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恪守“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庄严承诺,极大地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新时代十年,广西全力以赴抓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2012—2021年全区城镇新增就业444.61万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人均预期寿命、妇幼健康主要指标、基本医保参保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医保就医结算村级全覆盖,社会保险基本实现应保尽保。2021年全区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提高到38530元、16363元,是2012年的1.9倍、2.4倍,收入差距不断缩小。
新时代十年,广西大力推进美丽广西和生态文明强区建设,绿色发展迈出新步伐——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的殷切嘱托,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切实当好保护广西山山水水的“二郎神”。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地表水水质、近岸海域水质排全国前列,森林覆盖率、生物多样性丰富度稳居全国第三位。
2022年11月12日,在合浦县沙岗镇七星岛南流江出海口,成群的反嘴鹬在此栖息、觅食,呈现出一幅美丽和谐的自然生态画卷。近年来,该县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每年秋冬季节都有各种候鸟前来越冬。林启波 摄
新时代十年,广西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广西、平安广西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人大工作全面加强,人民政协工作不断改进,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发展完善;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面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人民群众安全感持续增强;深入推进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守护边疆和国防安全。
新时代十年,广西在推进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作出示范——
巩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积极推动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各族人民一家亲,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各族群众欢度“壮族三月三”。广西日报-广西云客户端记者 周军 摄
抗疫3年间,广西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迅速果断处置多起突发疫情,有效守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经济在风雨洗礼中增长,在历经考验中壮大,GDP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我们擘画的宏伟蓝图,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在边疆民族地区的具体实践。
展望未来,我们将建设更为繁荣富裕的广西,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更大作为——
全区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创新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能力全面提升,基本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在边疆民族地区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
展望未来,我们将建设更为开放包容的广西,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取得更大突破——
实现“三大定位”,成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深度融入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让广西成为人才荟萃、要素集聚、业态繁荣的创新创业热土。
日益繁荣的中国(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广西日报-广西云客户端记者 徐天保 摄
2022年9月19日,一批重18.24吨、货值51.24万元的越南榴莲运抵广西凭祥友谊关口岸,经友谊关海关关员仔细核查后顺利通关。这标志着RCEP生效后首个成员国新准入水果实现输华,越南继泰国之后成为第二个向中国出口鲜食榴莲的东盟国家。邓敏 庞立坚 摄
展望未来,我们将建设更为宜居康寿的广西,在推动绿色发展上实现更大进展——
加快美丽广西和生态文明强区建设,守护好蓝天、碧水、净土,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全力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积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省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绚美城市与美丽乡村交相辉映。
展望未来,我们将建设更为团结和谐的广西,在维护国家安全上作出更大贡献——
总结好、运用好、发展好民族团结进步的成功经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共同富裕幸福家园、守望相助和谐家园、边疆稳定平安家园。
展望未来,我们将建设更为文明法治的广西,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上取得更大成效——
人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大幅提升,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治理现代化基本实现,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社会清朗。
2022年12月11日晚,以“山水有约 桂林有戏”为主题的2022桂林艺术节启幕。广西日报-广西云客户端记者 周军 摄
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五个更大”重要要求、全面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的起步之年。让我们始终保持赶考状态和奋斗姿态,牢记“三个务必”,持续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付诸行动、见之于成效,旗帜鲜明重实效、强实干、抓落实,围绕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1+1+4+3+N”目标任务体系,团结奋斗、勇毅奋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以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广西日报评论员:把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最是一年春好处。2023年全国两会到来,来自八桂大地的代表委员肩负5700多万广西各族儿女的重托,奔赴“春天的聚会”。在春意盎然的气息中,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思想进一步统一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把力量进一步凝聚到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铺展宏阔新画面、奏响华美新乐章。
两会是“回头看”的校验场。牢记领袖嘱托同心感恩奋进,我们书写了八桂大地的辉煌。
点击查看全文
↓↓↓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图片
进入广西云客户端专题
↓↓↓